电 话:(+86)0769 - 8553 9163
微信号:shidaixiangchuan2014
网 址: www.hkhsing.net
地 址: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安社区新岗路
圈椅是由交椅发展和演化而来的,交椅的椅圈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,就坐肘,肘部,臀部一并得到支撑,很舒适,颇受人们喜爱,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。它和交椅的不同之处是不用交叉腿,而采用四足,以木板作面,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,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。这种椅子大多成对陈设,单独使用的不多。
圈椅自五代《宫中图》和宋《会昌九老图》以后,见者不多。到了明代,圈椅始又兴起。
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,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。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,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,但都很浮浅。背板都做成“S”形,它是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,是明式家具科学性的典型例证。明代后期,有的椅圈在扶手尽端的卷云纹外侧保留一块本应去掉的木材,透雕一组卷草纹,既美化了家具,又起到了加固作用。明代对这种椅式极为推崇,因此,当时人们多把它称为“太师椅”。更有一种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并稍向后卷,可以搭脑。也有的圈椅椅圈从背板两侧延伸通过边柱,但不延伸下来,这样就成了没有扶手的半圈椅了,造型奇特,可谓新鲜别致。
明清时期圈椅的种类进一步增多,制作工艺更为精细、合理。椅面有的用丝绳或藤皮编制,也有的用木板硬面。框架一般以圆材较多,适合椅圈的弧形曲线,是利用了椅圈抱腰的舒适感而专门设计的。也正因为此种原因,明式家具珍品中少不了圈椅的身影。圈椅在中国古代家具中品第高雅,属于空灵之物。现代家具设计和研究人士纷纷指出,明式圈椅以主圈(即圆形搭脑)为代表的韵律美,是中国家具最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之一。在国际文物拍卖市场上,明式圈椅的价位始终坚挺,如一对明式黄花梨圈椅,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能在中国国内卖到6万元人民币左右。